繁阳镇面积101平方公里,人口8.6万人,辖12个村,12个社区。2013年被省环保厅命名为“省级生态镇”。
历史文化悠久。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境内繁昌窑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以影青瓷“柯大柯二碗”闻名于世。产品釉色莹润,造型规整,部分产品被南唐朝廷选为贡品。自然资源丰富。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石灰石、铁矿、硫铁矿、砖瓦粘土等矿产品,其中已探明可供开采的优质石灰石约2.6亿吨,含氧化钙50—55%,年可开采量达100万吨以上,是生产水泥、冶炼钢铁等优质原材料。省“861”重点工程——芜湖海螺水泥熟料项目座落于此。水陆交通发达。集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S321线穿城而过,沪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沿江高速、沿江高等级公路在此交汇。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繁阳镇坚持以全面转型、加快发展、富民强镇为主线,开拓奋进,扎实工作,经济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14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3.59亿元,增长16.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9亿元;实现限上商贸单位销售额12.34亿元,限上零售额6.8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340元。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转型抓招商。全年新签约项目17个,实际到位内资12.1亿元。引进了总投资40亿元的滕辉国际城、总投资1.33亿元的杏湖农牧、总投资1.2亿元的释心律休闲农业等项目,以及年纳税500万元以上物流项目2个。鼓励自主创新。发放自主创新奖励资金16.6万元,诚拓汽车零部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城北购物、大润发、华亿广场及杏湖农牧、胜权农业等项目加快建设。全年新增流转耕地3139.7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7家。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强化环境综合整治,保持对违法排污企业高压态势。对违反环保规定的4家企业采取了断电措施,依法取缔非法生产企业1家。深化“三线三边”专项治理。加大对镇域内公路、铁路沿线整治,新增造林2270.4亩,清理废品回收点24处,拆除户外广告65处,清理菜地3.4万平方米,规范汽车修理点46处。加强城市管理。重新竞聘6家物业公司,推行物业管理进社区。查处违法建设72处,拆除1096平方米。通过公开招标建立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体制,年投入保洁费280万元,实现了镇、村、组环卫保洁工作全覆盖。实施了省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扎实抓好秸秆禁烧工作,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全力推进城乡建设。紧抓征迁工作。全年共承担重点工程征迁任务33项,累计签订拆迁协议1191户,征地1085亩,迁坟391棺,长江二桥、喻村高压、海螺皮带廊扩征、安定西路延伸、繁昌窑核心保护区等项目征迁工作全部完成。加快美好乡村建设。官西中心村美好乡村示范点顺利建设,通过省市验收,完成庄屋中心村提升改造建设任务。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加大教育投入,投资39万元维修改造了4所公办学校基础设施,发放中小学及幼儿园慰问金20万元。启动了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工作,划分村居网格118个,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格化服务。繁海社区完成消防信息化一级样板创建。加强信访维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00余起,全年无进京上访事件。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全年无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