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
县人大
县政府
县政协
换肤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
手机版
更换皮肤
主色
明快亮红
绿色春意
明亮橙色
沉着蓝色
首 页
魅力繁昌
新闻动态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高级搜索
今天是:
2017年繁昌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体检结果公布
2017年繁昌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递补体检确认有...
2017年繁昌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成绩公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加快转型发展
>
最新动态
背景颜色:
繁昌县政企联动 启动废弃矿山生态治理
字体[
大
中
小
] 日期:2015/6/9 来源: 作者:wyh 阅读次数:
[ 关 闭 ]
繁昌县境内峨山脚下凤峨泉景小区居民潘金水最近笑逐颜开:推开窗户,他再也不用担心砂石漫天了,现在可以望见青山、闻到芬芳。如此变化,得益于该县标本兼治,下大力气解决废弃矿山遗留问题,并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矿山生态治理路径。
繁昌作为矿产资源大县,由于多年开采,废弃矿山点多面广,既影响生态环境,也存在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亟待全面整治。据统计,该县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山达89个,待治理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需数亿元。“矿山复绿是花钱的事儿,也是技术活。因政府没有专项资金、缺乏专业人才,难以独立完成。若完全交给市场,企业没有利润不愿干,就是干也很难保证治理效果。”繁昌县委负责人介绍说,该县经过多次调研,决定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项目化管理”方法,由政府投入770万元启动资金,通过招投标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和专业团队参与复绿工程。
经过深入考察国内20多家相关企业,该县最终选中资金、技术和经验都上乘的广东一家爆破公司,并与其合资设立了资源环境治理公司,负责全县废弃矿山复绿工程,解决治理资金、技术和人才问题,探索政企联动的废弃矿山生态恢复与治理新模式。
该县因地制宜,根据废弃矿山不同地质、地貌以及所处区位,综合采取植被恢复、地质保护、景观再造、土地复垦等方式,保证治理效果;通过产业化带动,把专业技术治理和土地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提升周边土地的长远收益,带动产业发展。以目前完工的峨山头废弃矿山治理项目为例,改造后,新增建设用地107亩,土地收益可达8000万元;既能弥补前期治理经费投入,也可有效破解产业发展所需建设用地的瓶颈。为加强源头监管,该县实行矿山企业环境责任报告制度,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由企业自愿交纳生态补偿互助金,县财政每年配套不少于500万元,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
去年以来,繁昌县共启动32座废弃矿山生态治理,目前已完成18座,修复面积达5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7年,该县将完成所有废弃矿山复绿工程。下一步,该县还将推动中小矿山整合,探索在全县集中建设6个至8个大型绿色矿山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开采带来的环境治理难题。(记者沈宫石、柳文)
【编后】
废弃矿山作为经济粗放式增长的遗留问题,不但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还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繁昌县通过政府引导、产业化运作方式,实现人才、资金和技术集聚。既达到矿山复绿的生态效益,也盘活了荒废的土地资源,带来经济效益,走出一条可资借鉴的废弃矿山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