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2015年繁昌县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实施方案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11〕9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5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为切实完善我市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做好救助工作,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目标
全面建立、完善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做好救助工作,确保其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加强机构规范管理,改善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二、实施内容
(一)保障对象
1.孤儿,是指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且未被依法收养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包括亲属抚养、机构养育、家庭寄养、独立生活的孤儿,以及年满18周岁,但仍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就读和正在服义务兵役的孤儿。
2.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包括以下情况:
(1)父母一方患精神性疾病、正在服刑、被强制戒毒、二级以上重残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另一方失踪、弃养或患精神性疾病、正在服刑、被强制戒毒、二级以上重残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中,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2)父母失踪或者弃养两年以上,查找联系不到父母信息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3)未满18周岁的感染艾滋病病毒未成年人。
(二)保障标准
根据安置养育类型,2015年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基本生活费标准不低于600元,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
孤儿基本生活费不计入家庭收入,不影响其家庭成员继续享受城乡低保、五保等社会救助政策。
(三)申请、审核、审批程序
1.社会孤儿申请基本生活费,履行以下程序:
(1)申请。由孤儿或其监护人向孤儿户籍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申请时应提供:
①公安机关、医疗机构或村(居)委会出具的孤儿父母死亡证明。由村(居)委会出具孤儿父母死亡证明的,须同时提供2-3名邻里知情人的证明材料;属于父母患精神性疾病、正在服刑、被强制戒毒或二级以上重度残疾的未成年人,提供医疗机构、法院、公安或司法部门、残联提供的相关证明;属于父母失踪或者弃养两年以上,查找联系不到父母信息的未成年人,提供人民法院出具的宣告孤儿父母死亡或失踪的证明,或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证明。
②孤儿户籍证明(身份证、户口簿);
③孤儿本人近期免冠照片;
④申请人填写的《孤儿基本生活费申请表》。
(2)审核。镇人民政府在收到申报材料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情况进行核实。符合条件的,在《孤儿基本生活费申请表》上签署意见,连同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一并报县民政局审批;对审核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
(3)审批。县民政局接到申报材料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报对象材料的审批工作。符合条件的,在《孤儿基本生活费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并自提出申请之月起,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对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
孤儿监护人发生变化的,应按照以上程序重新办理有关手续。
镇民政部门应采取实地走访、入户调查等方式核实了解孤儿有关情况。为保护孤儿隐私,应避免以公示、评议的方式核实了解孤儿情况。
2.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申请基本生活费,由福利机构负责汇总孤儿信息、证明材料,向县民政部门提出申请。
3.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申请基本生活费,由其监护人持国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具的医学证明,直接向感染儿童户籍所在地县民政局提出申请,并由县民政局核定、审批。为保护感染儿童的隐私,不得以公示的形式核实了解情况。
4.父母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儿童申请基本生活费,须提供由户籍所在地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的鉴定材料(工伤伤残等级达四级以上,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由县民政局核定、审批。
(四)资金发放
1.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实行动态管理,按月发放。镇和县民政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调查了解孤儿保障情况,及时按照程序和规定办理增发或停发孤儿基本生活费的手续。
2.孤儿基本生活费申请和发放情况由县民政部门或委托所属的社会(儿童)福利中心负责汇总整理。
汇总整理后,由民政局于每月25日前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
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由福利机构负责汇总孤儿信息、证明材料,经主管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于每月25日前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
3.县财政部门对孤儿基本生活费实行专账核算,根据同级民政部门提出的支付申请,将孤儿基本生活费直接拨付到孤儿(或其监护人)个人账户或福利机构集体账户。
由孤儿父、母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担任监护人的,孤儿基本生活费拨付到孤儿本人账户。孤儿在户籍地以外的地方就学、服役的,孤儿基本生活费由县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到孤儿本人账户。
(五)监督管理
1.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前,县民政局与孤儿监护人要签订相关协议,对孤儿监护人领取、使用孤儿基本生活费及孤儿养育状况提出要求;明确孤儿监护人的监护义务和责任。
2.民政部门应定期对孤儿养育状况进行巡查、走访和监督评估,督促监护人做好孤儿养育工作。
3.孤儿档案实行分级管理。县级民政、财政部门应依托《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同时为孤儿建立纸质和电子档案,镇人民政府、为孤儿建立纸质档案。孤儿档案尤其是姓名、照片、地址、家庭信息等隐私信息不向社会公开,不得用于宣传或其他商业用途。
孤儿纸质档案内容包括:
(1)《孤儿基本生活费申请表》;
(2)孤儿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3)孤儿的养育状况(成长、健康、学习等情况);
(4)县民政局或委托的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对社会散居孤儿的走访记录;
(5)县民政局与孤儿监护人签订的相关协议。
福利机构内孤儿纸质档案内容另行规定。
4.孤儿死亡、被依法收养或年满18周岁的,自次月起,停发基本生活费。服刑和被强制戒毒人员子女,自服刑和被强制戒毒人员解除刑期和解除强制次月起,停发基本生活费。父母宣告失踪或死亡,但又查找到下落的,自查找到下落次月起,停发基本生活费。
5.因年龄原因被取消孤儿基本生活费的,民政部门须提前三个月告知孤儿或其监护人。
(六)资金筹集
每年初,县民政、财政部门根据孤儿数量和近年内支出变化规律,测算当地年度孤儿保障资金总额,编制年度专项资金预算。预算总额扣除上级财政补助基数的差额部分,应全额纳入本级民政部门预算,通过财政拨款、福彩公益金等渠道足额安排落实。
(七)保障措施
县人民政府是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孤儿基本生活费的筹集、发放和管理工作。县级财政、民政部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情况的专项检查或抽查。也可委托有关中介机构对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按规定纠正和处理,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孤儿基本生活费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