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文明创建 > 道德建设
背景颜色:        
佘江平和他的“三站”人生:把真诚的爱洒向繁昌大地
字体[ ]  日期:2016/11/2  来源:繁昌县人民政府  作者:王海根 何元明  阅读次数:  [ 关 闭 ]

11.jpg

佘江平(蹲着系鞋带者)带着站长看望李文静
12.jpg
2012年4月21日,繁昌县首个爱心驿站在繁阳镇铁门村成立
13.jpg
 繁昌交警给留守儿童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一个普普通通的职员,一次平常的台湾旅游,一个安排好的社区参观,触发了他的思绪,同是炎黄子孙,他们每个社区都有一支庞大的义工队伍,这支队伍照顾老人,关爱孩子,承担了很多社会义务,而这些正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组织起一支为民服务的义工队伍,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承担起社会责任——2012年4月,他首先创建了蓝丝带义工协会,随后根据需要和服务类型,她相继成立了爱心驿站、二对一服务站、青春驿站,组织起400多志愿者为群众服务,在整个繁昌县引起巨大反响,他就是洞口县文化馆摄影师——佘江平。

  爱心驿站——关爱留守儿童

  爱心驿站是佘江平创建的蓝丝带义工协会下成立最早的服务组织,站长刘萍是个善良而又充满爱心的女士,该站以关爱儿童为己任,不仅在生活上关心孩子,而且学习上,心理上辅导孩子,让他们成长中不再孤独,给众多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繁昌县繁阳镇铁门村的李文静便是其中一个。李文静是个不幸的孩子,幼时就患有癫痫病,父母离异重新组成了家庭,都无暇顾及她,她一直和年迈的奶奶生活,生活的艰辛使她自卑自闭,性格缺陷严重,但她又是幸运的,在她不到10岁的时候,爱心驿站成立了,她便成了驿站重点关注的对象。站长刘萍安排志愿者,每周轮流上门看望李文静,每次去都不会忘记带些苹果牛奶什么的,改善她的生活,志愿者陪她聊天,带她散步,给她讲故事,慢慢地李文静自闭的心扉终于打开,开始和志愿者交流了,癫痫病情也有了一定好转,一年后,这个从不说话的孩子,终于指着志愿者带来的苹果说,我要把这个留给奶奶吃。对正常成长的孩子来说,这是一句极其平常的话,但是从李文静嘴里说出来,志愿者整整花了一年多时间。和李文静一样,享受到爱心驿站帮扶的孩子有50多人,驿站根据孩子的爱好和年龄,组织他们参加相应活动,夏天,去大浦乡村世界享受海浪的冲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佘江平和刘萍每年都组织志愿者带孩子到大浦游玩,让孩子们认识植物,了解海啸灾害后果,由于孩子太小,刘萍要求家长陪同,但有个女孩的家长实在没有办法陪着去,就把孩子带到佘江平的身边,请求他带孩子去,并说交给你带我放心!尽管一个大男人带女孩很不方便,但面对家长的信任,佘江平无法拒绝。在爱心驿站的组织下,这些孩子先后走进法庭接受法官教育,走进市场监督局了解什么是垃圾食品,请舞蹈老师讲舞蹈课,美术老师教绘画,让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如今,近5年过去了,15岁的李文静基本恢复了正常生活,爱心驿站已经成为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的加油站,将助他们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二对一服务站——关爱孤寡老人

  创立爱心驿站,佘江平让留守儿童有了个温馨的港湾,但社区的孤寡老人怎么办?我们也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很快,一个创意出现在佘江平的脑海里,我要把志愿者组织起来为孤寡老人服务,让他们的晚年不再孤独。于是佘江平心中的第二个站——二对一服务站成立了,就是上门为老人服务时,必须是两个志愿着同时参加,之所以这样要求,用佘江平的话说就是为了既做好服务,又要避免不必要的事发生,把好事真正做好,因为孤寡老人情况特殊,有时他们会将钱物放好后遗忘,当他们想不起来的时候,就有可能想到“就志愿者”上了门。这样的误会已经在现实中发生多次,因此,佘江平和站长徐友娣规定对孤寡老人服务必须两人一起行动,目的就是不能让志愿者流汗又流委屈泪。辖区吴老太患脑瘫多年,生活难以自理,服务站每周都组织两名志愿者上门给老人打扫卫生,帮助老人洗澡,把老人住所料理的干干净净,老人虽然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但是心里很明白,每次志愿者上门,她的脸上就会露出难得的微笑。服务站每隔半个月就组织老人理一次发,实施具体服务的小张在说起这事时,说出了一件隐藏在心中“疼”,有一天她为李老太理发,这位李老太生活比较讲究,尽管小张已经小心翼翼,但仍然没能让李老太满意。李老太离开后就对别人说:“她们不收钱理发,就是糊鬼(不认真)”恰好这句话被从后面走过的小张听到了,顿时,小张心里一阵难受!站长徐友娣获悉情况后,立即用温馨的话语对小张进行开导,让小张不要计较,同时鼓励小张继续学习理发技术,努力把服务老人的义务做的更细致周到。佘江平是个摄影师,每次组织活动,他不仅用手中的相机记录活动过程,而且还为很多老人留下了难忘的影像,每次,当佘江平把照片送到他们手中时,老人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青春驿站——让雷锋回到我们身边

  去年3月创立的青春驿站虽然时间只有一年半,但繁昌很多老百姓都知道了,影响特别大。驿站主要为过往行人提供服务,每到双休日,志愿者在主要交通路口,人员密集的商场摆上给电动车、手机充电设施,懂医疗服务的志愿者带上血压计为过往行人提供服务,夏季,他们还在路边摆上茶水、凳子,方便行人休息喝水。有位很少进城的老人想测量血压,但又不敢上前,因为怕收费!后来,当她知道这里一切都是免费的时候,十分疑惑地问,你们不收钱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每当这个时候,志愿者就微笑着告诉他们,我们要让雷锋回到群众身边。

  青春驿站站长李恩妹是个性格开朗,特别喜欢助人为乐的女士,每次开展活动,她基本都要亲临现场。过往行人走过来,她总是笑脸相迎递茶水,搬凳子,一班年轻人围在她身边活力四射,伟人毛泽东曾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在佘江平的组织下,在李恩妹的具体带领下,他们几乎放弃了所有双休时间,一年来为群众加水充电数千次,大大地方便了群众,把真诚的爱洒向了繁昌大地。

  佘江平今年已经56岁了,他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摄影爱好上,但是他却做起公益事业,他创办的蓝丝义工协会现在已经有400多人,这里面有干部、公务员、普通群众,大家都满怀热情投入了义工活动,他们所做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事,但这些小事恰恰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文明社会最需要的。爱心驿站、二对一服务站和青春驿站长期坚持为孩子、为老人、为过往行人提供服务,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王海根 何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