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服务 > 面向三农 > 农技知识
背景颜色:        
油菜菌核病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字体[ ]  日期:2017/3/6  编辑:农委  阅读次数:  [ 关 闭 ]

 

一、发生趋势:预计,油菜菌核病中等偏重发生。

依据:1、田间菌源广泛存在。近年来油菜菌核病在我县多为中等以上程度发生,田间菌源累积量大。系统观察和大田普查已见子囊盘萌发,预计子囊盘萌发盛期和油菜盛花期均在3月中旬,吻合程度高,有利于病菌侵染。

2、田间病株率。系统调查,1月9日初见叶病株,较常年早10-15天,2月27日普查,田间叶病株率最高10%,平均1.8%,比去年同期减少28.0%,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减少14.3%,与常年相近。

3、寄主条件有利。我县油菜主栽品种大多不抗菌核病,受暖冬影响,今年油菜生育期较近年偏早,长势旺,目前部分早播油菜已见花,田间通风透光差,有利于病菌侵染为害。

4、气象条件无明显不利。据省气候中心预报,3月份沿江江南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气象条件对菌核病发生无明显不利。

二、防治意见:

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开好“三沟”,做到沟沟相通,确保田间明水能排、暗水能滤,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植株抗逆性;及时摘除病、老、黄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减少田间菌源。

2、化学防治:建议分别在油菜盛花初期(一次分枝开花枝率20%左右)和盛花期(二次分枝开花枝率30%左右)各防治一次。

防治方法:亩用有效成分菌核净40-60克,或腐霉利37.5克,或啶酰菌胺15-25克,或咪鲜胺25克,机动喷雾机对水30公斤、手动喷雾器对水5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时,可加入硼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增强植株抗逆能力,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