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开放式的阅读空间,体验分享式的读书氛围——这是新林九年制学校近几年来探索、研究并经过实践检验而得出的建设“书香校园”富有成效的经验概括。新林九年制学校自2014年8月成立以来,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学校先后获得国家“零犯罪示范学校”、安徽省“节约型公共机构”、芜湖市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芜湖市“平安校园”、繁昌县首批“生活化德育”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两年多来,学校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把建设“最美校园书屋”纳入学校发展尤其是学生发展的重点工作,学校秉承“能把每个人都放在心中”的办学理念,坚定“我能行”的教育理念,通过建构三级立体开放式的阅读空间,努力打造多重体验分享式书香校园。经过两年多的教育实践,热爱读书、学会读书、幸福读书的浓郁氛围逐渐形成,通过“最美校园书屋”的建设与深度开发以及“书香校园”的精准定位与精心打造,不仅充分发挥了学校图书的重要育人功能,而且通过组织的系列读书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全校师生正是得益于学校“最美校园书屋”及“书香校园”的成功建设与实践,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少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
学校为做好“最美校园书屋”及“书香校园”各项建设,充分发挥馆藏图书的应有作用,特别是通过组织读书及其相关活动切实提升师生核心素养,新林九年制学校着重从以下方面做了工作推进。
一、硬件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可靠保障
新林九年制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共320㎡,其中自信楼一楼图书馆藏书室,计80㎡,自信楼三楼纸质书刊阅览室,计80㎡,自信楼三楼电子阅览室计80㎡,能行楼二楼电子阅览室计80㎡。除室内专用图书馆外的硬件配备外,学校还充分利用走廊、墙壁及各班教室构建图书角,累计建成22个班级图书角、6个开放式图书架。目前馆藏纸质图书30312册,电子藏书400.58G,期刊30种,生均纸质图书约44册,学校图书馆配有电子管理系统,学生人均借阅图书达20册以上。学校目前建成的图书馆、图书角及走廊墙壁的图书架成为师生经常光顾的学习之所。学校每学期还定期对图书室(图书角、图书架)的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对馆藏图书定期更新、采购。除了学校图书室馆藏图书外,学生个人的图书交流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形式和阅读内容。
有了良好的硬件配备,还需要必要的管理制度的保障,以确保图书的使用效率、使用质量和使用规范。为加强图书管理,学校成立了以贾火炬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潘长江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同志及各班级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图书管理暨读书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校情、生情制定了一系列图书管理制度。如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要求,制定了《新林九年制学校图书采编制度》、《新林九年制学校图书室借阅流程》、《新林九年制学校图书借阅须知》、《新林九年制学校图书室工作人员职责》、《新林九年制学校图书阅览室管理制度》、《新林九年制学校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新林九年制学校期刊使用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此外,学校为方便学生借阅馆藏图书,本着“以人为本”、相信学生“我能行”的理念,规范出台了《新林九年制学校开放式书架图书借阅公约》、《新林九年制学校学生图书交流办法》等 规范。这些规范、制度全部上墙在显着位置悬挂公示。
图1:新林九年制学校图书馆及其相关管理制度·打造多重体验分享式书香校园
二、规范借阅流程,营造温馨且浓郁的读书氛围
学校依据制定的图书管理制度及相关管理办法,实行专人负责,积极营造温馨且浓郁的读书氛围。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四点。
1、在图书室、阅览室、开放式图书架及各班教室的图书角均布置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充分营造浓郁的读书文化氛围。如“人求上进先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等宣传语。
图2:新林九年制学校开放式书架·打造多重体验分享式书香校园
图3:新林九年制学校班级“图书漂流站”、“书吧”·打造多重体验分享式书香校园
2、组建图书管理员三级管理团队,为师生借阅图书提供优质温馨服务。学校图书管理员三级管理团队自上而下分别是学校图书管理员(馆长)、班级图书管理员和读书小组图书管理员。学校图书管理员在分管副校长的指导下落实全校师生图书借阅工作,统筹各班级的图书借阅事项,做好全校的图书借阅服务工作及学校读书活动开展的协助工作。班级图书管理一般由班级推选三名至四名学生担任成员,其中一名为学校图书管理班级代表,负责班级同学借阅图书、归还图书的登记工作,同时协助学校图书管理员做好相关管理工作。而班级内的读书小组图书管理员主要对小组内的成员的读书活动负责。而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又是学生个人的图书交流的主体,成员与成员,组内与班内,班内与校内的图书交流极大地丰富了读书的形式和读书的内容,通过无缝零距离的图书对接,既方便了学生的图书借阅,也使得学生阅读在从容、温馨的环境中快乐阅读。这种“图书漂流”不仅减少了管理的工作量,更增强了图书的流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学校图书馆借阅读书达37985册(本),电子阅览室上网浏览72000人次,纸质类图书期刊阅览室接待室生7870人次。而开放式图书架、班级图书角及学生个人的图书借阅及交流数约115600人次。可以说,三级图书管理团队的建设,使得学校馆藏图书的流通数量得到了极大地增长,同时通过图书交流(图书漂流)也极大地发挥了优质图书的效益,为学生的阅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图4:图书管理员三级管理团队提供优质读书服务·建构三级立体开放式阅读空间
3、从封闭走向开放,让图书借阅更轻松、更暖心、更贴心。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虽多,但学生借阅手续繁琐,有限的时间,寻找对“胃口”的图书一直是学生对学校图书馆望而生畏的根本原因,即使有学校的三级图书管理员,也很难满足很多学生的个性阅读需求,新林九年制学校在图书借阅工作上进行大胆创新,构建“开放式图书架”,将学校部分馆藏图书移到学生容易接触到的走廊、墙壁,方便学生随时借阅,随时归还,学校既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更怀有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我能行”的信念,让学生自己成为读书的主人,成为图书管理的一份子,每次借书,自己登记,每次还书,自己记录。从封闭走向开放,学校的图书管理迎来了新气息,带来了新效益,成就了新格局。
图5:学校“开放式书架”是学生幸福读书的好去处·建构三级立体开放式阅读空间
4、室内室外无处不书香。不仅是走廊、墙壁的开放式图书架,教室内的图书角(书吧、书香漂流站)也成了学校图书馆的重要延伸。让学生方便读书、就近读书、诚信读书、快乐读书、分享体验读书不仅成为现实,还让学生读有所得,读有增益。
图6:新林九年制学校班级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建构三级立体开放式阅读空间
三、读书空间的再拓展:建构三级立体开放式阅读空间
按照家校共建方案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学校为满足广大师生的阅读需求,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读书空间的规划设置上进行了再次拓展和延伸,初步构建了三级立体开放式的阅读空间。
1、以校为本,把学校图书馆及其延伸的校内读书角作为师生读书的主阵地。学校除了配置相应的借阅图书的良好硬环境,还在读书氛围软环境的营造上下了很大功夫。温馨的图书借阅提示、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科学的图书借阅及阅读场所的规划、人文贴心的借阅方式、方便快捷的电子阅览等等,让师生肯于读书、乐于读书。
图7:新林九年制学校着力营造读书氛围软环境·建构三级立体开放式阅读空间
2、依托家庭大后方,把学校馆藏图书与家庭藏书紧密融合,充分保障师生及家长的阅读需求。这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延伸和空间拓展。家庭是每个人幸福的港湾,也是师生及家长读书最好的空间,发挥家庭读书的高效益,学校馆藏图书进家庭成为学校图书管理的必然选择。
图8:新林九年制整合学校、家庭与社区读书环境·建构三级立体开放式阅读空间
图9:新林九年制整合学校、家庭与社区读书环境·建构三级立体开放式阅读空间
3、整合乡村、社区“农家书屋”资源,让读书空间更加多元化。学校通过联系各村社区,将学校图书资源与社区“农家书屋”资源有效整合,并通过亲子阅读、读书沙龙等活动丰富了读书的内涵,提升了读书的质量。
从学生个性阅读到班级内的小组交流阅读,到班级内成员的漂流阅读,再到全校的馆藏图书的分享阅读,并将校园读书延伸至家庭,延伸至社区,新林九年制学校充分考虑到读书的人文性、便利性及有效性,实现了师生及家长的读书空间的无缝对接,让生活与读书紧密相连,让书香与成长相伴,真正构建了学校、家庭和社区三级立体开放式读书空间。读书空间的拓展,三级体系的对接与融合,使得学校馆藏图书发挥了极大的使用效益并有效提升了阅读质量。
图10:新林九年制整合学校、家庭与社区读书环境·建构三级立体开放式阅读空间
图11:新林九年制整合学校、家庭与社区读书环境·建构三级立体开放式阅读空间
四、多举措展示读书成果:打造多重体验分享式书香校园
阅读空间的构建只是学校图书管理的基本层面,要充分发挥并检验馆藏图书的使用效益,必须通过读书类活动的开展促进广大师生以及家长读书的兴趣和质量的提升。新林九年制学校图书管理着眼于立足三级立体开放式阅读空间这个基本面,重点通过开办读书节、经典诵读展示展演、读书沙龙、班级班刊和学校期刊(校刊)等来打造多重体验分享式书香校园。
1、传诵经典(经典诵读活动),让传统文化精髓深入到师生的骨血,为个人修养注入母语经典的因子。新林九年制学校的传诵经典活动分为学校和班级两个层面的活动。学校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及每个工作日的大课间活动,学校利用旗下讲话和大课间时间,发动学生带领大家诵读经典诗词、经典篇章,通过诵读经典活动,学生不仅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植入了母语经典的因子,同时也使学生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了核心素养。班级的传诵经典活动主要利用晨读、大课间的诵读时间,班级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实现了学生个人个性阅读向群体智慧经典阅读的华丽转身。
图12:新林九年制学校“经典诵读”活动·打造多重体验分享式书香校园
图13:新林九年制学校 “诗歌朗诵会”活动·打造多重体验分享式书香校园
2、校园诗歌朗诵会、诗词大会、成语大会等竞赛类活动的开展,让古典与现代相连,让传统与当下对接,让生活与艺术交融,全面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促进了广大师生热爱阅读、快乐阅读。校园诗词大会借鉴央视“成语大会、”“诗词大会”的经典形式,将其微缩到校园,微缩到班级,甚至到班级内的小组或学生社团,这样的活动虽然前期准备时间长,但学生乐此不疲,积极筹备,踊跃参与,现场气氛活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热爱母语、热爱阅读的兴趣,尤其是通过针对性的阅读积累,促进了经典的深入人心,提升了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图14:新林九年制学校及班级开展成语、诗词诵读比赛·打造多重体验分享式书香校园
图15:新林九年制学校及班级开展成语、诗词诵读比赛·打造多重体验分享式书香校园
3、醉美(最美)书香班级、书香中队(团队)的争创活动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到读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喜爱阅读、乐于分享、主动交流、勇于展示的读书活动的真正主体。学校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争创书香班级的活动,并经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认定、颁发证书和奖牌。为班级荣誉的努力,为书香班级的成功创建,各班级都认真组织、精心谋划、积极开展相关读书活动,促进了班级良好的读书氛围的形成,也极大地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质量。
图16:新林九年制学校书香特色班级争创展示·打造多重体验分享式书香校园
图17:新林九年制学校书香特色班级争创展示·打造多重体验分享式书香校园
4、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县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与教育主管部门联合举办)开展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等系列活动。新林九年制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以“生活化德育”为德育实践的肇始和根本,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读书征文活动(如读书笔记、读后感等)、读书演讲活动、传承经典诵读展演展示活动、廉政文化经典诵读展演展示活动以及学科科学人文素养竞赛、少先队鼓号队队列表演等。
学校两年来,参与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等系列活动中,学生个人和学生团体获得县级及以上奖励的分别有226人次、20个项目。其中,团体类比赛中,2016年度学校国旗礼仪学生社团被市教育局、团市委等单位评为2016年度优秀学生社团,学校在繁昌县教育系统第六届艺术节中获得优秀组织奖,舞蹈《金色的微笑》获得县级一等奖,中小学生啦啦操大赛获得市级第三名,2015至2016两年度获得市教育局和市体育局颁发的中小学生阳光运动会棋类比赛道德风尚奖,由汪家胜担纲辅导的《中华少年》在2015年度全县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展评活动比赛获得县级一等奖;学生个人代表学校参赛中,省级奖励1人次,市级奖励48人次,县级奖励177人次,其中李晴、彭洁两位同学在2015年芜湖市“暑期读一本好书”读书征文活动评选中获得市级一等奖,周晨、黄梦洁、郑乐文、陈斌、李晴、邢娉婷、黄文轩、朱笑笑、梅雨婷、张海蓉、余欣奕、刘淑玄、熊自丽、王雪、李福强、刘峥嵘等同学在2016和2017两个年度的芜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李福强、李瑞恩、张莹等同学在全县“奋发向上 崇德向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征文、中学生演讲、小学生讲故事比赛中获奖,李福强、王雪同学在繁昌县“美佳·新华杯”中小学生中国梦我的梦故事演讲比赛中分别获得二、三等奖,杨青、范葛萍、许明玥、潘静远、骆成华、张雨洁、袁亚军、张贵娟、李福强等同学在繁昌县第二十二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征文比赛分别获得县级一、二、三等奖,李福强、许志强、刘峥嵘在繁昌县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征文评比中获奖,涂婉茹、李瑞恩、王雪、王琴、陈安琪、刘胤虹、刘馨月、许杨、吴玲玲、杨青、邓丝絮、李福强、周强建、李春菲、许梦洁、许文敏、张静、张雨洁等同学在全县第三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图18:学生在县“美佳·新华杯”中小学生“中国梦·我的梦”故事演讲比赛获奖
图19:学生在2016年度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以上为部分获奖证书
图20:学生在繁昌县“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爱国主任读书教育活动获奖
图21:新林九年制学校2016、2017连续两年度组队参加芜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
成绩得来不易,荣誉值得珍惜,而成就和荣誉的续写则是学校继续开展读书教育等活动的刚需所在和必然要求。学校除了组织学生参加上级活动外,还积极筹备组织适合学生发展、符合学生学情的各类读书教育活动。有了活动的支撑,学校的校园文化才能落地生根,才能焕发生机活力,展现风姿神采。
5、创办学校期刊(校刊)和办好特色班刊,构建读书交流平台,依托校刊和特色班刊两级平台,讲述个人阅读体验,分享智慧阅读成果。这是新林九年制学校推进“书香校园”和“能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学校的校刊既有小记者的精彩亮相,也有学生才艺的展示,既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的精彩掠影,也有学生智慧和美德的摇曳生辉。《新林》校刊和各班级的特色班刊成为新林九年制学校读书教育活动尤其是发挥学校馆藏图书的使用价值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和交流平台,学生爱读书、善写作,乐交流、愿分享的读写氛围日趋浓厚。
图22:《新林》校刊封面(2016年刊、2015年刊、2013年刊、2012年刊)
6、读书交流、文章发表从校内平台向省市县乃至国家平台的跨越。学校在征询师生意见的基础上,根据需求为学校师生订购了各级各类期刊,如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班主任之友》等,团队建设方面的,如《少年博览》、《共青团》,党建方面的,如《江淮》等,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如各学科教学参考、《人民教育》、《基础教育论坛》《行知研究》等,学生艺术特长发展方面的,如《漫画》、《素描基础》、《中小学生书法》等……这些省级、国家级期刊的征订,满足了师生了解专业动态的需求,满足了师生拓展延伸阅读的需求,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学生积极投稿的意愿,如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在我校的传阅,以及组织学生记者站的小记者开展各种读书教育活动,发到小记者写稿、投稿,的确让学生开阔了视野,提升了阅读和写作水平。老师们也积极撰写论文、心得,一些优秀教师的论文被省级及以上刊物采用。这些都是学校发挥读书、读报、读期刊带来的实效。
图23:新林九年制学校为师生订阅的各类期刊报纸
图24:新林九年制学校为班主任发放《学生可以这样教育》教育书籍
图25:新林九年制家长学校交流座谈、学生廉政文化展演《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校刊
7、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多维度、跨时空、高密度引领学生更好读书、更好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来。新林九年制学校充分利用中央彩票资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个平台,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整合,把“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作为学生社团建设的三原则,通过学生在社团的活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通过技术培训,提升技能的发展,通过经典阅读形成优良品质。
图26:新林九年制学生社团学员水彩画、剪纸、素描、水粉画、国画、手抄报作品
8、智慧云分享,体验更幸福的读书生活。新林九年制学校通过组建学校教师群、学生家长群、学校教研群等,并充分利用好国家、省、市级(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让读书的方式发生悄然的改革。班级推荐好书给学生及家长,学校推荐好书给教师和学生,让好书大家读,让大家共读一本好书,并通过教育群、云平台等实现读书体验“云分享”。在线式的读书方式,在线式的读书体会交流,让线上和线下对接,让虚拟与现实交融,让艺术装扮充实生活,让读书内化为高尚人格和传统美德,这种新的读书方式、读书生活带给学校师生以及家长更加快速便捷实用的“智慧云分享”让书香校园的内涵式发展走向了更深入的更关键的一步。有了云平台,有了教育群,有了智慧云分享,读书的时间空间相比传统阅读骤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琳琅满目不计其数的图书、海量的资讯,及时的读书分享让读书不再成为一种奢侈和奢望,便捷、快速、有效,成为新阅读的趋势。
图27:新林九年制学校楼道文化·打造多重体验分享式书香校园
9、课题研究提升图书管理水平、发挥图书使用价值。学校近几年来承担了省级子课题一项,市级课题三项,县级课题一项。这些已经结题的和正在研究的课题中,都将图书的有效使用作为一项重点。课题组成员正是参考了学校馆藏大量相关书籍,才给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图28:《基于生活化德育模式的实践研究》开题会及课题组教研活动
10、举办读书专题讲座、读书沙龙会、读书专题座谈会等为主要形式的读书节活动。学校定期、不定期邀请校外知名学者、专家以及校内优秀教师开设读书类专题讲座(如繁昌县委党校、繁昌职教中心、繁昌县教育局教研室、繁昌县关工委、安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多次莅临我校开展读书教育活动),内容涉及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等。学校充分利用世界读书日、国庆日、劳动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时间节点开展系列读书专题座谈会、读书沙龙会以及亲子阅读分享会,通过学校组织开展的读书节系列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课堂很难学到的知识,同时通过参与读书节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文明礼仪行为素养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图29:专题讲座、专题教育报告会、敬老活动、禁毒知识竞赛
图30: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专题报告会、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唱响抗日凯歌,澎湃民族情怀”、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征文活动及首届江河德育论坛活动
11、关爱留守儿童、关注特殊群体学生,与社区结对共建,用书香熏染幼小的心灵,用书本强大特殊少年儿童脆弱的内心。新林九年制学校积极与学区内的各村、社区加强紧密联系和深度合作,利用学校馆藏图书优势资源和社区农家书屋平台,多次开展“双休读书沙龙会”、“节假日读书分享交流会”以及专家的讲座辅导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帮扶了特殊群体学生,为特殊群体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送去了温暖,点亮了他们幼小生命的明灯,让孩子们重新燃起了幸福生活的希望。
图31:心系留守儿童中秋主题教育活动、读书专题教育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会议
图32:新林九年制学校关爱留守儿童促进学生关爱工作、家长学校专题讲座
图33:繁昌县平铺镇“守望民俗 幸福繁昌”民俗展演活动在新林九年制学校举行、三校手拉手敬老志愿服务活动、新林九年制学校青少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新林九年制学校努力构建的三级立体开放式阅读空间,以及重点打造的多重体验分享式阅读方式,成为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一大亮点。而多种举措并举,让校园书屋(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迈上了快车道。新林九年制学校正是以硬件为基石,以制度为保障,以活动促质量,以改革生效益,以创新换格局,以与时俱进的勇气争取与时代同行,与社会共进步,学校的馆藏图书得到了充分的使用,师生爱阅读、爱交流、爱分享的文化气息愈加深厚,最美校园书屋(学校图书馆)——成为广大师生有口皆碑的评价。学校坚信,以生为本,相信学生“我能行”,学校的未来发展会更美好,广大师生、家长也必然从学校发展的成绩中收获荣誉,成就梦想。(文/杭国华;图/贾火炬、潘长江、杭国华、汪家胜、周意林、王军、李良田)